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消息 > 大明衣冠:飞鱼服、马面裙、韩服样板

大明衣冠:飞鱼服、马面裙、韩服样板

admin2024-11-14最新消息127

明代服饰,是在融合汉、唐、宋……服饰的基础上,结合时代需要形成的。

男服:

朝服,是等级地位较高的一类冠服,应用于比较隆重的礼仪场合,比如大祀、庆成、正旦、冬至及颁降、诏敕、进表时。朝服定型于汉代,历代相沿。明代朝服承袭唐宋之制,但品级划分更为严格精细。明代无论文官、武官,一律着梁冠、赤罗衣、赤罗裳、白纱中单等。

山东博物馆收藏有一套现存最为完整的明代朝服实物,这也是1800年朝服史上唯一可确定的实物。

梁冠:古称进贤冠,始于汉代,到宋明,一直被沿用不衰。明代基本沿袭宋代梁冠制度。

这件梁冠由冠额、冠顶、冠耳组成,冠额及冠耳四周为贴金框架,中间嵌铜丝网,并缀有金质纹饰。这是我国目前已知存世唯一一件进贤冠传世实物。

朝服上衣:直领、大襟右衽、大袖,领、襟、袖、摆处缘以四寸宽的青纱边。质地为纱。

朝服下裳:分为两大片,每片均由三幅织物拼缝而成。侧缘、底边缘以青纱。质地为纱。

白纱中单:直领、大襟右衽、大袖,领、襟、袖、摆处施青纱缘边。衬于朝服上衣之内。

牙笏:象牙材质。内侧上端阴刻朱书天启四年八月初三日皇上幸学钦赐六十五代袭封衍圣公孔。

公服:沿袭宋元形制,在京文武官员每日早朝奏事及侍班、谢恩、见辞之时所穿,在外文武官员每日清早公座时也穿公服。包括幞头、圆领右衽袍、笏、单挞尾革带等。

大红素纱袍:圆领、大襟右衽、大袖,左右两侧出摆,领缘右肩处有纽襻一对。

展脚幞头:用铁丝制成框架,外蒙绞织漆纱,以漆麻布为里。顶部两层,前低后高,高部中空,纯为装饰。两翅用铁丝为骨,蒙以黑纱,形如直尺,左右平伸,末端上翘。

文武官员常服袍,大红色暗花纱缀绣云鹤方补圆领:圆领、大襟右衽、大袖,左右两侧出摆。衣身前胸、后背处各绣云鹤纹方补。面料为暗花纱,纹样为四合如意云纹。

乌纱帽:明代官服象征,极具标识性,由幞头所衍变的最后一种首服式样。

革带:普遍使用的一种带具,作为装饰物被系在袍服外面以代表佩戴者的身份地位。常服使用双挞尾革带,标准形制的双挞尾革带带銙有二十块。

朝参牙牌:象牙材质,为方便在京官员上朝、出入禁城而设。

香色麻飞鱼贴里:男服,直领、大襟右衽、宽袖,袖端收口,衣身前后襟上下分裁,腰部以下如百褶裙状。衣身左后侧开衩。云肩处织过肩飞鱼、海水江崖纹。袖襕和膝襕处亦织流云飞鱼纹。

道袍:明后期男子便服款式。外形近似直身,只是双摆是收在内的。既可用作外衣,也可用作衬衣。

蓝色暗花纱缀绣仙鹤方补袍:道袍式,直领、大襟右衽、大袖,镶白娟领缘,左右开衩,有内摆。衣身前胸、后背处各缀绣云鹤纹方补。

茶色织金蟒妆花纱道袍:男服。直领、大襟右衽、宽袖。领部加白绸护领,云肩处织饰四条飞舞的蟒、海水江崖及云纹、杂宝纹等,袖襕和膝襕处织饰行蟒。

墨绿色妆花纱云肩通袖膝襕蟒袍:男服,道袍式。直领、大襟右衽、宽袖,左右开衩,有内摆。领部加白暗花纱护领,前胸、后背、两肩的云肩内饰织金妆花过肩蟒,内边饰海水江崖,间饰杂宝、彩云;左右袖襕织一对升蟒,膝襕织行蟒,底边饰海水江崖。

服饰华丽高贵,应为皇帝赐服。赐服是明代的服饰制度,是皇帝给予臣下的一种特殊恩宠。获得这类赐服被认为是极大的荣宠。

贴里:明代男服基本款式之一,上下分裁,腰部以下形似百褶裙。一般与圆领等同穿,也可用作外衣。

本色葛袍:男服,贴里式。交领、大襟右衽、窄袖。衣身前后襟上下分裁,腰部以下如百褶裙。衣身左后侧开衩。领部加白纱护领。腰间两对白娟系带。

蓝色暗花纱贴里:直领、大襟右衽、宽袖。衣身前后襟上下分裁,腰部以下如百褶裙。衣身左后侧开衩。领部加白纱护领。面料暗花纱。

明代人们会根据季节不同更换衣服材质,冬季用棉衣及皮毛制作的外套,款式与其他季节服没有太大不同。

蓝色织金麒麟方补棉袍:男服,对襟、短袖、胸前两对纽襻口。左右开衩。蓝色暗花缎衬里,内絮薄棉。前胸后背各有一织金麒麟方补。

女服:

袄衫:明代女服基本款式之一。一般将无里的单衣称为衫,有里的夹衣称为袄。

赭红色暗花缀绣鸾凤圆补女袍:命妇礼服。圆领、大襟右衽、宽袖收口,左右开衩并纳褶,下摆前短后长。前胸后背各缀一彩绣流云鸾凤圆补。面料为五枚暗花缎。

绿色素纱女袍:命妇常服。圆领、大襟右衽、宽袖,左右两侧开衩,下摆前短后长,后片底摆边角向外对折再向后折返钉缝于衣身上。

大红色四兽朝麒麟纹妆花纱女袍:圆领、大襟右衽、宽袖,左右开衩。采用云肩襕膝襕袖的装饰手法,织麒麟、豹、虎、獬豸、花卉、祥云、海水江崖等纹饰。

青色地妆花纱彩云仙鹤补圆领女衫:圆领、右衽、宽袖,袖口处缀有金色袖缘,左右开衩,大襟处用一对系带固定。前胸后背各织一块仙鹤纹方补。

香色芝麻纱绣过肩蟒女长衫:竖领、大襟右衽、阔袖,前胸后背处绣过肩蟒、花卉等纹饰,左右袖前后各绣一只侧蟒,蟒纹周围绣饰浪花、花卉、盘金线如意云头。

裙:明代女性多穿裙,裙为多幅拼缝,为适应人体腰围将两侧裙幅打褶,前后裙门处为光面,俗称马面裙。

红色暗花缎绣云蟒裙:马面裙式。裙分两片,每片均由三幅织物拼缝而成,左右相向各打四褶。裙襕部绣云蟒、杂宝、海水江崖纹饰。面料为五枚暗花缎。

葱绿地妆花纱蟒裙:腰镶桃红色暗花纱缘,六幅构成马面式裙。裙襕、裙摆妆花织正蟒龙各一条、行蟒龙九条,间饰翔凤、牡丹、茶花、菊花、荷花、梅花、海水江崖等纹饰。

白色暗花纱绣花鸟纹裙:马面裙式。裙分为两大片,每片均由三幅织物拼缝而成,左右相向各打四褶。裙身纹样为折纸梅花。裙摆用彩色丝线绣山石、小桥流水、牡丹、石榴花、菊花、睡莲、荷花、蝴蝶、燕子等纹饰。

比甲:一般穿于袄衫之外,对襟,无袖或半袖,领式有圆领、方领、直领等。比甲之名始于元代,但这种衣服的基本样式却早已有之。

月白色卍字如意云纹纱比甲:女服。圆领,对襟,左右开衩。襟边镶红色直径纱滚白娟边,袖口镶白娟缘。

最后重点说明一下,明代初期,我国皇帝就对高丽进行了赐服,明朝服制对李氏朝鲜服饰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一直持续到大韩帝国时期。即使明亡后,朝鲜服式仍未脱离明代服饰制度的影响。

并且:朝鲜以明代礼制为依据,按递降二等的原则以示宗藩,咱们是宗主国哈,这个关系要搞清楚哦。

衣冠文物,悉遵华制:

大明衣冠,服饰美学延续了600年。

相关文章

一年卖了70亿,曹县汉服、马面裙销售火爆供不应求

一年卖了70亿,曹县汉服、马面裙销售火爆供不应求

1月18日,在2024春节山东乡村文化旅游节菏泽启动仪式现场,身着汉服、马面裙的志愿者们成为现场最靓丽的风景线。2023年,曹县汉服火出圈,带动就业人数达10多万人,销售额达到70亿元。随着春节临近,...

马面裙为什么能在当代复兴?

马面裙为什么能在当代复兴?

马面裙,又名马面褶裙,汉服的一种,前后共有四个裙门,两两重合,侧面打裥,中间裙门重合而成的光面,俗称马面。马面裙始于明朝,延续至民国。马面裙或褶裙搭配上袄称袄裙。除...

一脉相承|超详解马面裙的历史源流

一脉相承|超详解马面裙的历史源流

马面裙的历史演变: 基于现有资料,汉服体系中的主流裙装样式,本源来自先秦时期多幅拼接的一片式围合裙,雏形源自宋代旋裙即两片式围合裙,诞生于宋末元初两片式褶裥围合裙,定型于明代。...

双11淘宝新华服增长大爆发一小时卖出超10万条马面裙

双11淘宝新华服增长大爆发一小时卖出超10万条马面裙

(原标题:双11淘宝新华服增长大爆发 一小时卖出超10万条马面裙) 随着昨晚第一波付尾款的结束,不少消费者都买到了自己心仪的服饰。今年双11淘宝服饰在多个不同的维度呈现多样化的增长,...

古今通吃的多变马面裙了解一下

古今通吃的多变马面裙了解一下

古今通吃的多变马面裙了解一下 来源:爱汉服 作者:与子同裳 摘要:有不少学者认为马面裙源自辽宋时期的一种 在《中国服饰通史》中,对马面裙有以下描述:两侧有折,裙门和裙...

“旗开得胜”会是下一个“马面裙”?

“旗开得胜”会是下一个“马面裙”?

提起旗袍,你可能会想到影视剧中或清丽或明艳的窈窕美人,婚礼时敬酒的新娘,抑或是高考前排成一列鼓励考生旗开得胜的妈妈们。端庄、隆重、精致、曲线似乎成了旗袍的代名词,仿佛只在正式场合才能穿着。事...